山東黃泥岡酒業有限公司
董 事 長: 張功省 13853098988
董事長助理:張正首 15105409988
電 話:0530-6402130
傳 真:0530-6402131
QQ:4809318
郵 箱:sdhngjy@163.com
地 址:山東鄆城黃泥岡鎮
 
酒業歷史

黃泥崗散筆

作者:山東黃泥岡酒業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6-24 本文被閱讀 3452 次

黃泥崗散筆——讀《水滸》筆記

 1

  如果說《紅樓夢》里萬宴同杯的大觀園,是中國古代柔美女子的“極樂世界”與悲愁之窟,則《水滸》中的水泊梁山就是中國古代磊落英雄的經典聚所。獨木不成林,簇擁在梁山大旗周圍的,還有幾座綠林黃巾的山崗,它們是少華山、二龍山、桃花山,揭陽嶺等,還有一些山頭,雖然不是英雄的聚義之所,卻也是英雄的成就之地,如景陽崗,如野豬林,如沂嶺,因為它們的林蔭草澤之中,分明閃現著當年那些平民好漢的身影。這些荒山野嶺,本是大蟲出沒的場所,也是強賊行剪之匪徑,在現實生活中,是人間的畏途,可是在《水滸》當中,卻又是英雄們劫不義,鬧江湖,落草莽,嘯聚山林,轟轟烈烈,血肉相搏,你死我活,風風火火盡顯英雄本色的舞臺。

  我現在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一輪當天紅日照耀的舞臺,它的名字叫做黃泥崗。

              2

  楊志押送生辰綱,據他自己講,須經之“尷尬去處”,有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崗、白沙塢、野云渡和赤松林。楊志一路小心,總算順利趲過了前四個險隘而一步一步地挨近了黃泥崗。這黃泥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這里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地名叫做黃泥崗,閑常太平時節,白日里兀自出來劫人,休道是這般光景,誰敢在這里歇腳?”“這里下崗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沒人家?!睏钪臼亲哌^江湖的,他的經驗讓他得出的判斷也是正確的,因為黃泥崗松樹荒草的幕后,這會兒正隱藏著一伙布衣葛巾的強盜,正對著他們“虎視耽耽”。

  這伙歹人,其盜首姓晁名蓋,其他眾人,各自名傳百世,為吳用,為劉唐,為公孫勝,為三阮,為白勝。應該說,他們本不是強盜,但是他們很快就要成為強盜了。做為守法的老百姓的時間,對于他們來說,只剩下不到一袋煙的功夫了,過一會,當他們的車子上大紅棗兒變成黃金綠寶的時候,他們就成了名附其實的江洋大盜,就要成為朝廷緝拿的對象,但對此巨大的人生災變,他們幾乎一點也不曾察覺,他們這時候正一心一意地想著要給予楊志以災難。

  他們要在此智奪生辰綱,然后,圖個一世快活。

           3

  他們智取生辰綱的過程,應該為每一個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中國人所熟知,所以我也不想在這里復述,總之是楊志與他所押送的十萬生辰綱以及他手下那些愚蠢的販夫走卒,像一只野豬一樣一步一步地走進了獵人給他們布置好的圈套并且束手就范。晁蓋和他的幾個江湖弟兄在口念“倒了”“倒了”同時拊掌大笑之后,黃泥崗上,一陣紅棗亂滾,轉瞬之間,十萬錢財易手。轉瞬之間,幾個宋王朝的公民背棄了他們的政府成了攔路的強盜。

  其實他們本來就生活得十分自在:打漁,做地主,做鄉村教師或者流浪,并且他們各有長人的武功在身?,F在,他們智劫生辰綱,雖是奪的是不義之財,但畢竟是搶劫行為,可是,在天才的《水滸》作者筆下,這整個劫奪的過程美麗得像一首詩,兵不血刃,風平浪靜。不要說是楊志了,就是吳用本人,如果這事不是他一手策劃,他也不一定能夠看出其中的堂奧,因為整個行動設計得簡直是巧奪天工,實施得也如同閑庭信步。

  他們當然少不了要被“逼上梁山”,可是這會,他們還不,他們要和那些明取強奪的或者巧取豪奪的人們生活在一起,他們要用搶來的東西瀟瀟灑灑地生活一個時期。他們的人生之路,與正常人,與山林里公開的強盜都不一樣,他們介于二者之間。事不敗露,他們就繼續做有罪的良民,事如敗露,他們就上山做正義的強盜。

  他們一聲歡呼,然后推著裝滿寶物的車子揚長而去,在黃泥崗上,只留下了一路輕塵。

            4

   留在黃泥崗上的是那個孤掌難鳴的英雄楊志。

  在楊志還沒有從蒙汗藥里醒過來的這些時間,讓我們先從英雄林沖的眼里看一下楊志的形象。

  《水滸》第十一回《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一開始就寫道:“話說林沖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把紅纓;穿一領白緞子征衫,系一條縱線條;下面青白問道行纏,抓著褲子口,獐皮蔑,帶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條樸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梁上,坦開胸脯;帶著抓角兒軟頭巾,挺手中樸刀高聲喝道……”

  這個人就是楊志。他是“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之孫”,他是一個英雄,但是他卻是一個因失陷了“花石綱”而“流落在此關西”的一位朝廷武將。他的人生理想,本來是“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然而這么一個有能力也有理想的男兒,卻不幸在生活中屢屢吃“閃”。先是押送花石綱不成而不能回京赴任,流落江湖,繼是遇赦后以一擔金銀財寶進京打點卻遭遇高太尉,一擔金銀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困居京華,只好賣刀,卻遇著了潑皮牛二,不得已而殺之,才出獄,又入牢。好容易知遇梁中書,現在,卻又失了生辰綱……

  他是一個英雄,但他實在是一個失路而不走運的英雄。

  《水滸》對楊志英雄失路的悲哀,有大量的描寫,如他于東京天漢橋下“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币痪?,金圣嘆評曰:“‘寶刀’上加‘草標’二字,辱沒殺人。才德之士,而必借容羔雁,亦此四字也?!痹偃缢搅笋R行街,“立了兩個時辰,并無一個人問。將立到晌午時分……”,金圣嘆又評曰:“為英雄一哭”。

  梁山英雄中,林沖和楊志,命運是比較苦的,林沖的滄州之路,極盡了一個英雄落難時虎落平原任狗欺的苦況,而楊志的黃泥崗之路,也極盡了一個英雄獨力擎天時的艱難。

           5

  過黃泥崗,有三大困難:一,上有酷熱烈日下有曲折山路,二,內有老都管時時別扭處處掣肘,三,外有強賊智盜攔路。如果仔細再一盤算,還須再加兩大困難,那就是:一,此次公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而楊志也自是只想成功不愿失敗,于是心理負擔極重。二,一行人眾,浩浩蕩蕩,卻只有楊志一個人一枝獨秀,再無一個幫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英雄要三個好漢幫忙才能盡顯其能,然而,楊志卻只是一個人,完全是一個光桿司令。這一切早已是先天地決定了楊志此行,兇多吉少,必然難以如愿。

  楊志就是在這樣的“危難之秋”受命出發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于武松,是自愿,是出于英雄本色的毅然而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于楊志,卻是無奈,是出于對正常生活之向往的不得不行。于是,應著民間那句老話:麻繩偏從細處斷,怕鬼,正好撞著了鬼。讓楊志怕的事情終于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有時我也想,如果那些軍健們能夠一路聽楊志的話,也就是說楊志的意志如果能夠在押送生辰綱的路上得到貫徹,楊志會不會讓吳用的計謀失算,即楊志會不會一路順利地完成任務?我看同樣是不可能的,因為吳用一伙一來就準備了兩種方案,一是智取,二是力奪,如果雙方一旦交手,以那些軍健之疲憊,加之他們本就是些“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之官兵,很可能會形成楊志英雄一人力敵七條好漢的局面,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說楊志的失陷生辰綱早已是必然,而楊志一路上的百般小心終將付諸流水。不是楊志不盡心盡力,實在是對手足智多謀而且勇猛非凡。

            6

  黃泥崗上,楊志終于酒醒了。

  楊志睜開眼時,四顧已是風煙俱凈,那些聰明的江湖大盜們早已揚長而去。他們真可以說是不費一槍一彈,兵不血刃就劫走了生辰綱。英雄楊志,他悔之晚矣,英雄楊志,他捶胸跺足仰天而長嘆者三。這時,老總管一幫人面面相覷,看著楊志而心驚肉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覺得自己小命該斬,認為楊志一定會怒吼一聲然后殺掉他們如切瓜砍菜。然而他們又一次想錯了。他們怎么會理解一個英雄的高傲心地。檐雀安知鴻鵠之志。朝菌怎知晦朔之變,蟪蛄怎知春秋之美,匹夫怎知英雄之氣。楊志,他確實是被這些凡夫俗子們害苦了,然而,此時此刻,楊志只是獅子般朝他們大吼了一聲而已。這驚天動地的一聲吼,豈是吼給管家和挑夫軍卒們聽的?楊志是在為自己的命運鳴不平,是在為自己的天真之還未除盡而嘆息,而這一切又與眼前的這一干人何涉?殺了他們,那是易如反掌,因為他們這一伙人之于楊志,幾如十幾只兔子之于一只狼,他們一伙加起來,非但沒有任何力量,像一伙臭棋未必能下得過一個高手一樣,他們一伙人加起來,無非一堆豆腐渣而已。再說殺雞焉用牛刀,何況殺了他們其實于事絲毫無補。殺了他們,只能是污了英雄的名聲。所以,楊志不愧是一個英雄,即使在這樣的時候也不失英雄本色,他只是揮了揮手,只是搖了搖頭,然后自顧自走了。他豈不知這些人回到梁中書那兒,會把一切責任都推給自己——凡夫俗子,往往都是這樣做人的,人世間,這樣的事情還少么?然而他還是默默地走了,他的行為表明了,他將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他將勇敢地走向了屬于自己的命運。

  黃泥崗上,這個人間英雄眼含悲憤掉頭而去終于流落草莽的情景,多少年來,讓多少人長吁且短嘆。

               7

  在那個時代,一個英雄,他的生活世界本來就不在官府,他們正如米蘭·昆德拉的那本小說名所說的:“生活在別處”,他們的命運,在草莽,在江湖,在官府的對立面。楊志是多么地想做一個正常的人過正常的一官半職封妻蔭子的生活啊,可是,在那個社會里,或者說在他的不幸命運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常的生活里沒有他的位置。他合適的位置,是英雄聚集的梁山。像楊志一樣的這些人,他們的路,是滄州路;他們的歸宿,就是梁山。
分析一下老都管者流日后的生活之路,也許更能幫助我們理解英雄之路的意義。

  老都管這一伙人的路,無疑是做小人,昧良心,茍且偷生,活得不像一個人,然而,他們除此而外還能有別的選擇么?換言之,走下黃泥崗,楊志可以說是窮途末路,也可以說是還有一條路可走,那條路的名字就叫江湖??墒抢隙脊苣且桓扇藙t不然,他們才是真正地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他們不可能去落草江湖,江湖也容不得他們,他們即使做些雞鳴狗盜之徒也不夠格。江湖不能去,他們只好回到官府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去,可是他們不把責任推給楊志他們能夠正常地活下去么?于是,他們要偷生,他們只能昧了良心,只能做一個小人,他們要深深地自傷,然后他們才能茍存--任何生存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于是,我們就從此又一次看到了生活里常見的一個荒謬現象:在生活的主流里,充斥著的,其實就是老總管以及腳夫這樣一類無能、無品、無恥的東西,而像楊志這樣一些其實熱愛生活的有本領也有品行的人,卻被生活的濁流逼到了欲哭無淚欲訴無語的困窘的邊緣。

               8

  在《水滸》里,楊志賣刀殺牛二事,在楊志失生辰綱事前。如從故事情節的承轉上看,楊志不殺牛二,不會被刺配北京大名府,也就不會知遇梁中書,也就不會走上黃泥崗。但是若從發展人物性格或者從深化英雄悲哀的角度來看,楊志賣刀殺牛二事,宜在黃泥崗事之后,也即宜在楊志不殺總管者流與兵漢走卒者流之后。情節的安排如果有了這樣的調整,則黃泥崗上,楊志不殺管家與軍卒者流,固然英雄本色光芒四射,卻只是楊志面對一場英雄人生的考試答對了一道題,而英雄的失路的巨大悲哀,應該再給楊志設計出第二道難題,應該把楊志這樣一個不愿意殺無名之輩的英雄,推向怒殺皮潑牛二這樣委屈無奈的境地。英雄楊志,不殺一般人,可是現在他卻必須殺一個讓他看起來芥籽般大小的真正的小人,這樣就能夠更顯英雄尤其是悲劇英雄的命運,而且小說也當更具動人迷人的藝術張力。



上一條:黃泥崗的由來及沿革下一條:水滸傳-第十六回

 百度

版權所有:山東黃泥岡酒業有限公司   魯ICP備16019189號-2
聯系人:張正首(董事長助理) 電話:15105409988 13853098988 QQ:4809318 傳真:0530-6402131 地址:山東鄆城黃泥岡鎮

公示信息
厨房玩弄丰满人妻系列,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亚韩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我把麻麻日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