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崗地理簡介
作者:山東黃泥岡酒業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6-24 本文被閱讀 4258 次
黃泥崗位于鄆城縣城東17.5公里黃堆集村。黃堆集古稱黃泥崗,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英雄晁蓋、吳用、白勝、阮氏兄弟“智取生辰綱”的地方。據該村《李氏族譜》序記載:“李氏原籍山西解州平陵,先遷濟寧,越數世,復卜居于鄆城之東南黃泥崗,迄今計上下數百年?!苯▏跗?,此處曾出土草泥磚、云紋瓦等文物,經考查鑒定屬漢代文物,此證明漢代即有人在此居住。至今還有一大土崗,方圓3公里,雖歷經滄桑,仍高于周圍村莊1至2米。
黃泥崗上原建有“三圣廟”,后改為“五圣廟”。據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重修五圣廟記》碑文記載:“黃是取土之色而然,椎是因地勢而起,此椎形勢起伏,北顧比肩梁山之顛,南瞰下卑巨野之陵,東襟通汶河濟水之津,西帶接廩丘、帝丘之墟,中央堆突坦蕩,四周隱隱伏伏,縱縮廣袤,支連于金線嶺之脈。詳考在宋徽宗崇寧年間環梁山八百里皆水也,堆北距梁山六十里許,為水滸南岸,世稱黃泥崗,即此地是也?!?br /> 今日黃泥崗,物阜糧豐。由著名書法家朱學達題寫的“黃泥崗”三個大字,屹立在黃泥崗遺址上。1988年,黃泥崗遺址被鄆城縣人民政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